查看原文
其他

有一种高情商,叫“不抬杠”

Iynn 社会学了没 2020-09-12




作者 | Iynn

原创 | 转载请联系:isocialor

编辑 | 知言


没有什么比早晚高峰的地铁更考验人的耐性的了。

 

如果有,那一定是有人在手机外放的地铁。

 

据今年京东双十一的数据显示,降噪耳机销量同比增长了231%。做出贡献的人中,有的是为了享受音乐品质,有人只是想阻止魔音入脑。

 

 

最近交通部将在地铁上电子产品外放等行为列入了“黑名单”,为人们理直气壮地劝阻别人提供了合法的依据,但生活中还有许多让人烦恼的没素质行为无“法”可依。

 

我们躲过了坏人,防住了小人,却难免撞上几个失礼的人。地铁外放的神曲、合租的奇葩室友、职场的塑料同事,每一个都在试探我们修养的底线。

 

正面杠还是背后怼,这是个问题


面对他人的无礼,不少人心里动过硬杠的念头。前不久,搭乘动车前往三亚的迟先生就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。

 

由于坐在后排的乘客将脚搭上他的椅背来回蹬,迟先生怒起与后座发生争执,出手和对方打了一架,为广大有类似经历的网友出了口恶气,圆了一个“暴力维权”的心愿。

 

但可惜,故事的结局并没有那么大快人心。因为首先出手打人,迟先生被罚了款,罚的钱还比事件的元凶多了三百。这让人遗憾地认识到,要合法且省钱地维护内心秩序的和平远没有那么暴力简单。

 

而且万一遇上个刺头,吵不过还得反过来给对方道歉。

 

 

由于正面杠费力还容易添堵,有更多的人选择了将网络作为发泄的树洞。

 

在微博 #公共场所最讨厌的行为#话题标签下,不少人找到了知音。

 

 

上个月,《成都商报》公布了“你最讨厌的室友行为”调查结果。这项调查吸引了4万人参与,“深夜不睡打扰别人睡眠”压过了会带来实际经济损失的“乱动别人东西甚至偷用东西”,获得了快一半的票数。

 

 

也有不少网友表示这必须是一道多选题。

 

 

网络给了不愿意当面发生冲突的人在背后一吐为快的机会,但研究却显示,吐槽一时爽,代价也不少。

 

组织行为学家Trevor Foulk发现,人们遭遇无礼行为后,会通过脑内回放或是与别人倾诉等行为反复琢磨无礼背后的用意:我做了什么吗?他为什么要这么对我?而这些都会让人心烦意乱。

 

尤其是自己没有当场做出绝佳回应的时候,更是让人日思夜想。如果能琢磨出一个高级的拆招,恨不得把对方拉回去重来一遍。

 

这不仅耗人精力,还会让无礼具有传染性。2016年的一项研究发现,人们对无礼的耿耿于怀会消耗情绪能量,更难以控制自己的冲动和情绪,也更易对他人做出无礼的行为。

 

如果是在职场上,这可能导致工作环境中无礼行为的蔓延,后果轻则导致压力升高、工作表现和创造力下降,重则成为离职裸辞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
 

正面杠反被数落,背后暗怼还吃亏,甚至自己也可能被带歪,对于被冒犯的人来说,这似乎是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。

 

是TA情商低,还是我玻璃心?


为什么我们的情绪会这么容易受无礼行为的影响呢?

 

组织心理学家Michael P. Leiter指出,无礼很容易令人心生沮丧,是因为人们倾向于把无礼当作是针对自己个人的一种“攻击”,它暗示自己不够重要,因此得不到他人更好的对待。

 

英国作家Danny Wallace也在《F You Very Much: Understanding the Culture of Rudeness--And What We Can Do about It》一书中说道,无礼是对“文明”这种社会契约的破坏,让人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尊敬,因此无礼的承受者会希望以某种方式去找补回“失去”的尊严,比如将问题全部归于对方的人格特质。

 

但是这个“我遇到了一个烂人”、“我的室友/同事是个奇葩”的认知并没有让我们好过,反而因为感受到世界的恶意而丧气。

 

要破解这种消极情绪,并不需要我们强行忍耐,独自坚强,而是可以尝试去考虑无礼在“低情商”“没素质”之外的其它可能性。

 

这一点当我们是无礼行为的发出者时,最清楚不过。

 

迎面走来隔壁部门的同事,你马上假装玩手机,不是因为你看不起对方,而是你社恐十级+脸盲症晚期。

 

 

你和朋友聚餐,但却频频看手机,这不是你有意轻慢对方,而是公司群里在讨论明天就要上交的方案,老板总在@你,你身为社畜身不由己。

 

你在自习室复习,焦虑着明天的考试,直到旁人提醒才发现原来自己不禁转笔抖腿,打扰了其他人的学习。

 

自己的失礼行为,想起来多少都情有可原,并没有针对任何人,这是无礼者的“无意”。正因为无意,所以意识不到它们可能造成的破坏与影响,这是无礼者的“无知”。

 

我们是如此,他人也未必不是。

 

将无礼还原为“无意”与“无知”,我们才不会因一次无礼就放弃沟通,有机会消解彼此的误解。

 

更何况,“无知”的并不只是无礼者。在未了解事情真相的情况下,人们在评估外界因素对人言行的影响力时非常容易双标。

 

试想,当与朋友约定时间见面,对方却迟迟未出现的时候,你会给一个怎样的解释:

 

A. TA那边应该出了一些事情,导致不能准时赴约;

B. TA根本一点都不上心,时间观念太差。

 

研究发现,总体而言,选B的人数多于选A,即使人们在做出选择时,并没有足够的信息去判断对方的迟到理由。

 

这种归因倾向被称为基本归因误差。我们更容易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,而忽略了情境因素的影响力。

 

请想象这样一个场景:一个衣着光鲜的年轻白领稳稳坐在公交车上,旁边颤巍巍站着一个随时都可能摔倒的老大爷,而前者完全没有给后者让座的意思。

 

 

甚至在车上的人提醒后,她也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,被问及都要到站了为何不让座,也理直气壮地表示“就是不想让座,没别的原因”。

 

这个公车不让座事件出自陈凯歌2012年的电影《搜索》。单从这一幕来看,高圆圆饰演的女主角叶蓝秋无论怎么看,都既没有公德又缺乏同情心。

 

在影片中,这一幕被记者拍下报道,引发了一场针对叶蓝秋的全民声讨。但没有人知道,这个年纪轻轻的女子在上公车前,刚确诊了淋巴癌晚期。在高冷的墨镜背后,是迷茫且惶恐的双眼。

 

因为确诊癌症而心情低落,如果人们知道了这个理由,完全可以理解她只想呆坐在位子上沉默的行为。

 

但是我们不知道。这是我们难以避免的“无知”。

 

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开篇有这样一句话: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,就记住,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,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。

 

我们看到了一个人的言行,听说了TA的故事,但未必明白TA的经历。

 

这世上确实存在无礼行为,但无礼的人,也许并没有我们所想的那么多。

 

尝试用善意思维去归因,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才有更多的可能性。




你可能会喜欢:

嘘!点个在看 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